您的位置:

首页> 英华学部 > 小学部 > 教研活动 > 正文

采桑养蚕,见证蜕变!——当科学课堂遇见生命诗篇

2025-06-17 08:57:07

四月的风揉碎柳絮时,蚕宝宝正咬破卵壳。这看似普通的生命,却串联起三千年的文明密码、现代科学的探索精神与少年成长的深刻哲思。本学期,我们以“采桑养蚕”为实践课堂,让孩子们在触摸历史、观察生命的过程中,收获知识、责任与智慧。

刚出壳的小蚕黑黢黢的,像一只小蚂蚁,又被称为“蚁蚕”,蚁蚕浑身覆着细绒毛,蠕动时像一段会呼吸的棉线。同学们用四十多个日夜的守候,见证蚕宝宝从芝麻粒大小的精灵羽化成蛾。


蚕宝宝的到来,为孩子们提供了强大的学习动力,同学们纷纷来到养蚕文化墙主动学习有关蚕知识。


空闲时间,同学们争先恐后给蚕宝宝采摘桑叶,都想为蚕宝宝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照顾蚕宝宝的时间里,他们懂得了什么是责任,这不仅仅是一时兴起的照顾,更是日复一日的耐心与细致。


喂蚕成了孩子们每日必不可少的活动,课间,总有几个小脑袋凑在盒子边,一边喂蚕一边数着蚕宝宝抬了几次头,观察它们吃桑叶的样子,摸摸它们丝滑温润的身体,用指尖感受生命的温度。

蚕宝宝的生长是一场持续的“换装秀”。每当它停止进食、昂起脑袋,一动不动便是“眠期”的信号。眠期结束后,蚕宝宝会蜕去旧皮,换上更亮更滑的新衣。

每蜕一次皮,蚕宝宝就增加一龄。四次蜕皮让它从2毫米长到8厘米左右,身体膨大成温润的白玉,背部的血管如翡翠纹路般跳动,腹足上的吸盘能稳稳勾住桑叶。


不同时期的蚕宝宝,便便的大小颜色也不一样哦,蚕宝宝的便便又叫“蚕沙”,还是可以入药的中药材呢,市面上的婴儿蚕沙枕就是用它的便便做的呢。



经历四次蜕皮后,蚕宝宝身体逐渐变得透明,当它们不再进食,而是昂着头划8字的时候,就是要吐丝结茧了。结茧后4天左右,蚕就会变成蚕蛹。

SUMMER TIME


再经过2周左右,蚕蛹就会变成蚕蛾,破茧而出,羽化成蛾。



雌蚕蛾会在和雄蚕蛾交尾后产下新卵,新生命的轮回也即刻启动,真的好神奇啊!


当蚕茧成型,科学课堂延伸到了感受中国传统科技——缫丝。老师演示缫丝过程:将蚕茧放入热水中软化胶质,找到丝头后轻轻抽出,一缕透明的丝线在指尖延展,竟能长达数百米。孩子们惊叹于先民从蚕茧中发现纤维的智慧,他们动手尝试简单的缫丝体验,用蚕丝缠绕成简易饰品,理解了科技不仅是实验室里的仪器,更是生活中对自然的观察与利用。

养蚕的时光虽然短暂,却在学生心中留下了生命教育的具象化、责任心的实践课、传统文化的活教材的多重印记,更是一段亲手触摸生命、感知责任、连接文明的科学探索之旅。



电话咨询
0531-88272888
QQ在线交流
1109921460
英华客服
0531-8827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