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百谷焕生机,教研赋能启新思”
—— 高中英语组第五大周教研活动纪实
在 4 月 7 号这个充满生机的春日,高中英语组于青年之家开展了主题为 “雨生百谷焕生机,万物清明启新思” 的第五大周教研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剖析教学中的问题,探寻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高中英语教学质量。高中部全体英语教师齐聚一堂,积极分享与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一、考试阅卷:精准剖析,靶向提升
活动伊始,老师们围绕考试阅卷和试题展开分析。李玉茹老师针对高二阅卷情况指出,学生在试卷中存在生词过多的问题,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难度,也暴露出教学过程中对词汇拓展的不足,反映出学生在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上有待提高。这一分析为高二后续的复习备考指明了方向,提醒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李学丽老师对高一阅卷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剖析,重点分析读后续写部分,学生的写作缺乏生动的细节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写作句式单一,过度依赖简单句型,缺乏对高级语法和复杂句式的运用;李老师的分析让高一英语教师深刻认识到写作教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促使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李娇玉老师对高三一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培训内容进行了总结。她提出,精研题目比单纯解题更重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题目,挖掘题目的考点和命题思路,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同时,要夯实学生的基本功,加强对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此外,高强度的知识输入也是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值得注意的是,李娇玉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压力对学生判断力的负面影响,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合理调整教学节奏。
二、教研组长:深度思考,探索新径
随后,教研组长提出了两点值得全体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一是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和考试中。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重要使命。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古诗词、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是阅读词汇的转化和语境推测理解。在英语阅读中,学生常常会遇到生词,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同义词、反义词以及语境来推测词义,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教研组长的思考为教师们的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三、日语分享:经验借鉴,共同进步
日语教师周红老师进行了作文练习分阶段汇报。在大作文教学中,周老师主要开展记叙文和议论文的训练,通过范文赏析、写作指导和实践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小作文则侧重于基础写作练习,考试题材丰富多样,涵盖了日常生活、校园活动、社会热点等多个方面。周老师还分享了写作练习的方法建议,即反复背诵与落实,通过累加写作强化训练。这一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熟练度和准确性。周老师的分享为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四、评课活动:交流研讨,携手成长
王慧慧老师对上周方颖老师的公开课 “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的应用” 进行了评课。王老师充分肯定了方老师的教学优点,如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方老师通过生动的例句和有趣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的用法。此次评课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
五、督导指示:明确方向,砥砺前行
刘督导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强调,要实行精细化管理,狠抓落实,尤其要重视单词和作文的背诵与检测。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如课堂听写、课后作业、定期测试等,确保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六、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凝聚智慧
活动的最后,高一高二高三的英语老师分年级进行了集体备课。在备课过程中,老师们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共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集体备课不仅有助于教师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还能增强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次教研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活动,高中英语组的老师们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分享中收获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全体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将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也将得到全面发展。